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 > > 内容页

中央歌剧院纪念18位前辈艺术家音乐会上演 “乐光永熠”铭记前辈艺术精神

时间:2023-08-07 10:59:18 来源:北京日报

“乐光永熠”铭记前辈艺术精神(主题)

北京日报记者 高倩

与青年男高音韩钧宇合唱歌剧《货郎与小姐》选段“我的生活离不了你”后,著名歌唱家李光羲的女儿李棠泪流满面。去年3月,李光羲猝然离世,一个月后,被中央歌剧院几代艺术家期盼了70年的新剧场正式亮相。“父亲没能赶上剧场启幕的仪式,这一次,我代表他,也代表那些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们来参加这场演出。”李棠说。


(资料图片)

8月5日晚,中央歌剧院纪念前辈艺术家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上演,八旬高龄的著名指挥家陈燮阳执棒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与年轻歌唱家们共同献上了诚挚敬意。

音乐会由陈燮阳执棒,年轻歌唱家倾情献唱。北京日报记者 方非摄

温暖充盈每个致敬细节

在“乐光永熠”主题下,音乐会的基调和缓温暖。从1914年出生的指挥家黎国荃,到今年去世的作曲家王世光,18位曾为中央歌剧院和中国音乐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前辈大师被一一致敬。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里,每一个环节都藏着无限深情:指挥家陈燮阳曾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那些闪耀的名字都是他熟悉的同事、老友;曲目间追忆艺术家生平的讲述人蒋力曾在剧院工作多年,与这些前辈大师相交匪浅;曲目单上的作品,从开场的《瑶族舞曲》到最终的《长江之歌》,以及中间穿插的《刘胡兰》《阿依古丽》《茶花女》《蝴蝶夫人》《草原之歌》《货郎与小姐》《马可·波罗》等中外经典歌剧选段,18位前辈艺术家正是它们的创作者与著名演绎者……

“我们邀请了18位艺术家的家属来到现场,希望能让他们感受到,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歌唱家、中央歌剧院副院长么红说。上世纪90年代,初出校园的么红走进剧院大门,迄今她已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当年排练厅在左家庄,没有木地板,摸爬滚打的时候满屋子尘土飞扬。”么红回忆,那个年代,音乐作品演出甚至时常没有合适的场地,只能选在一些饭店前厅里进行。多年过去,辉煌漂亮的新剧场拔地而起,曾被前辈大师们提携关照的小姑娘么红,不仅成了闻名全国的歌唱家,同时也在循着前人的精神,为更年轻的下一代搭建起成长的桥梁。么红把千言万语化作一个相当朴实的比喻,“就像过年要包饺子一样,8月5日这个晚上,我们用最真诚的心意欢迎前辈们回家。”

热泪中回忆前辈感人往事

说起往事,么红的眼底情不自禁地泛起一层泪光。这场特殊演出的台前幕后,眼泪似乎总是难以避免。

蒋力带来了许多珍藏多年的老物件,在记述著名歌唱家楼乾贵生平的小册子里,一封信件被他小心取出,40年过去,纸页早已泛黄,但保存完好。那一年,60岁的楼乾贵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蒋力深受感动,写了一首散文诗寄给楼乾贵,不想收到了这封真诚的回信。信中楼乾贵感谢他的喜爱,并谦虚地表示演出前因生病服药而影响了歌唱状态,“辜负了朋友们热情的关注”。老一辈艺术家对观众的尊重、对歌唱的热爱,始终让蒋力觉得敬佩和感动。

蒋力还把一张保存了30年的老照片送给了李棠。1993年,中央歌剧院慰问小分队一路颠簸辗转,前往位于广西、贵州交界处的天生桥水电站建设现场。5天里,李光羲等艺术家连演5场,又临时加演两场,其中一场就以一辆大卡车作为临时舞台。“武警水电部队的战士们特地‘堵’过来,就想听《祝酒歌》。”蒋力回忆,李光羲二话不说,便伴着部队里一架陈旧得快要拉不开风箱的手风琴高唱了一首《祝酒歌》,蒋力按下快门,留下了这个动人的瞬间。

与照片里的父亲隔着30年的时光对望,李棠又一次落泪。“爸爸总是特别乐观、特别积极。虽然别人都说他是艺术家,但他从来都没有一点架子。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歌唱,去世前几天,还坚持每天练声。”李棠说,她怀念父亲,也怀念无数像父亲一样为中国音乐发展奉献终生的前辈,“很多叔叔阿姨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这次演出的致敬名单上,但他们同样是剧院几十年来发展前行的基石,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属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1032478号-36   联系邮箱:897 18 09@qq.com